全部

聚焦聚力走在前列:由大到强的关键一跃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2017-09-26 09:48:09

就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长大成人,一个地区的发展之路是漫长的,但总有几步格外关键。

今年上半年,山东GDP总量超过3.5万亿元,与北美大国墨西哥的体量大抵相当。与此同时,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至49.2%,距离“半壁江山”的多年梦想仅一步之遥;各省都在奋力推进的淘汰落后产能,山东也表现突出,已经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细细思量,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身处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风云诡谲的外部经济环境,既要化解盘根错节的老难题,又要应对风险累积的新挑战,交出这样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赢得如此佳绩,山东靠什么?

关键的一招,就是全力以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并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谋划推进。凭借难以数计的大胆探索与艰辛实践,齐鲁大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跃”已经起跳,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隆隆作响,引领山东奔向新的梦想与荣光。

穿越历史看抉择——

勇闯一条发展新路

7月9日凌晨,随着3号高炉最后一炉铁水缓缓流出,济钢钢铁产线上的炉火和钢花全部熄灭了。建于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厂,被誉为“山东现代化基础工业的开路先锋”,但英雄也有老去之时。“地处内陆和省会城市,济钢近年来物流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矛盾凸显,产能调整势在必行。”济钢集团董事长薄涛这样解释。

但这不仅是谢幕,也是新的开始。27天后,300多公里外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里,1号高炉热风炉成功点火烘炉,这条可代表当下国内钢铁业与国际巨头一竞高下的全新产线,投产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钢铁业主角轮换的戏剧性一幕,是齐鲁大地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生动注脚。

生产力发展跨上新台阶,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思路必须提升到新高度,这是各国经济发展反复验证的一条铁律。曾经大名鼎鼎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2013年宣布破产,上演了一出城市发展的“悲剧”。而曾同处困境的德国鲁尔区,抓住时机大力改造煤炭、钢铁等老支柱产业,却已成功转型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和文化城市。起点类似,结局迥异,两个明星城市的命运比照让人不胜唏嘘。

站在历史的长河观望,山东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窗口期”。过去五年,山东的生产总值从5万亿元跃升到6.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但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经济总量全国居前的同时,山东的能耗、污染也是靠前的,环境资源刚性约束的红灯已经亮起,驱动发展的老发动机“嗡嗡作响”。

放眼全国,更让人深感时不我待——往南看,黄河以南地区创新创业热火朝天;向北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日千里。地处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之间,山东的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果能闯出一条新路,不仅本省发展获得主动,对整个中国北方格局的改变都有关键作用。但如果棋慢一招,“被抽空”的危险也绝非杞人忧天。

新方位,怎么干?脚下要有新实践。这个以“群象经济”著称的大省,在“三期叠加”的客观条件下,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中,急需开辟前行新路。

万物皆有惯性,更何况一个人口近亿、经济体量超6.7万亿元的大省。关键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山东人拿出了浴火重生的决心和勇气,从重经济增速和总量扩张的思维中摆脱出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被寄予厚望。

一系列目标明确、掷地有声的变革举措,标定了山东前行的方向。2014年,山东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出台,资源消耗、科技创新等关键指标考核权重大幅提升,为经济提质增效校准了“风向标”。2015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印发,确定了培植4大新兴产业,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的中期目标。2017年,山东部署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这是统筹全省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在,是推动山东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突破口。“要以对党中央负责、对山东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心,绘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省委主要领导对此语重心长。

这一段航程,或许有乱云飞渡的风险,但山东人更有中流击水的自信。五年来,山东三次产业比例从2012年的8.6:51.4:40.0转变为2016年的7.3:45.4:47.3,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调整为6.3:44.5:49.2。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平均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远超当初每年提高1到1.5个百分点的预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旧三高”产业加速向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三高”转变。通过“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山东农业的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8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位。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山东一笔一笔绘出了“结构新图”。

勇立潮头看转换——

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

传统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的70%。说起山东工业,不少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脱口就是这两个数字。“两个70%”背后,是山东中低端产能过大、经济结构偏重的严酷现实。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就要告别既有增长路径依赖,转入真正的内涵式增长。两大问题亟待解决:老产业何去何从?新动能从何而来?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心任务是以‘四新’促‘四化’。”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赵昌军说,新动能既来自于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山东而言,就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

2015年底,“互联网+中国传统企业变革与转型”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很多到场的山东企业家至今难忘财经学者吴晓波分享的一段经历——吴晓波带着高管到日本开会,大家在当地疯狂采购电饭锅、马桶盖,甚至菜刀!因为这里的陶瓷菜刀耐磨度是普通钢的60倍,马桶盖有抗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相比国产,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点:都使用了新技术,给人带来了新体验。吴晓波感慨说,电饭锅、马桶盖都是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到陌生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在熟悉的本业里,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

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传统产业是山东经济的压舱石,让这些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山东紧抓“三条路径”。一是“腾笼换鸟”,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凤凰涅槃”,推动传统产业向智慧服务、智能制造拓展;三是“插翅高飞”,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攻坚战。

2013年,一场全国范围的产能过剩集中爆发,山东的应对之策明确而坚决: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环保和技术等标准,该停下的拿出最大决心停下来。一系列踏石留印的举措陆续见效,大批陷入恶性竞争难以自拔的企业赢得喘息空间,行业也借机脱胎换骨。

2014年开始,山东又依托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分行业研究转型升级路径,先后制定了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再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个推进。在企业界,这一做法被形象地称为“敲开核桃、一业一策”——这是“笨办法”,更是“硬功夫”。

原本极其“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因此而大变。山东是装备制造业大省,产业规模全国第三,但层次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一直突出。2014年制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一下子推出了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消化吸收再创新、典型企业示范四大工程,还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助推企业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产品进行改造,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变。两年不懈探索,如今初闻“瓜果芬芳”。今年以来,山东高端装备屡屡聚焦国人目光: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平台是由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一号”;时速350公里的动车“复兴号”,CR400AF型号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制造;中国柴油机首次打入美国市场,“吃螃蟹”的是潍柴博杜安发动机……

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已由传统领域转向前沿甚至未知领域。前沿技术一旦突破,就会带来爆发性增长,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会由此衍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同时,山东突出“智慧产业化”,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金秋9月,“国际海洋月”在青岛蓝谷拉开帷幕,鳌山湾畔瞬间云集了全球一流的海洋学者和业界精英。仅9月12日一天,就有26个项目签约,投资额450亿元。很多国外专家不敢相信,这座聚集了20个“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所高等院校、4200多名高端人才的海洋科技新城,5年前还是一片小渔村。

蓝谷海洋科技的快速聚集和爆发,给青岛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新动能。搞海藻酸钠提取起家的明月海藻公司,以前提炼一吨海藻能赚8000元,现在他们将海藻酸钠做成新型医用绷带,附加值提高了300倍。公司副总裁李克昌说,挣辛苦钱和挣智慧钱没法比,他们现在已开发了上百种海藻产品。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正是一批明月海藻公司这样的“蓝色”“新兴”力量快速崛起,使青岛经济凸显跨越之势。

青岛的闪亮之处,可谓山东的缩影。以创新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带来全方位跨越式的大发展,全省上下,莫不如是。2016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全国居首,轨道交通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居首,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50%,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放眼齐鲁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透过变化看方法——

加速接力跑需要系统方略

实践一再证明,动能转换很难一路坦途,旧动能在转型升级中要卸下沉重的包袱,新动能孕育壮大时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这场注定的攻坚战中,如何让新旧动能平稳交接棒,加速接力跑?

创新、改革和开放“三架马车”协同发力,这是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系统方略。

支付宝、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这些几乎载入每一个智能手机、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背后,是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这些“独角兽”带动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正成为中国企业崛起的新路径。

但曾几何时,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山东的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六,科技贡献率55.1%,与经济大省地位很难匹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数量不到10%……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山东动能转换的一大瓶颈。有专家坦言,山东的难点一在创新动力和能力,二在市场需求。没有创新能力,新的市场需求难以满足;没有市场需求,创新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创新就难以持续。

痛点难点就是突破点。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专门研究科技创新,从10个方面制定49项举措,为创新“松绑”,营造良好环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花落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两位科技“大牛”,对山东创新环境与氛围的巨变或许最有体会。毕教授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被一家企业以5亿元买断20年许可使用权。根据山东相关政策,研发团队拿到成果转化80%的收益。戴院士率领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创新团队”进驻青岛黄岛区,作为首个正式落地青岛的“顶尖人才团队”,财政给予团队高达1亿元的资助。这两则新闻在网上都形成“刷屏”之势,老百姓或许看不懂学者的科研成果,但每个人都能从中读懂山东对创新的慷慨、对人才的诚意。

随着动能转换的深入,还有一些共识开始凸显:新动能有新特点,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消除,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就难以提高;政府没有让新产品、新业态“再飞一会”的智慧与包容,新动能就难有大空间;只有在深化改革上取得突破,才能为动能转换释放澎湃动力。

启动县域金融创新发展强力引擎、用“六次产业”培育农业新优势、建立与转调成效挂钩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些年来,山东习惯了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行中的难题。

今年上半年,山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745万户,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其中,企业突破200万户,是2012年的2.6倍。市场主体的巨大活力从何而来?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与多数省份一样,山东的政府部门曾被认为“强势”。以前,不少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办个营业执照要跑十几个部门,开个证明反而要提供更多证明,甚至连木材经营加工、集邮票品经营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都要层层审批。现在,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山东省、市、县三级政府“自我革命”,不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该由市场做的坚决放给市场,让山东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与2013年相比,山东省、市、县行政权力事项分别压缩了44.8%、42.6%、24.2%。

就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孩长大成人,一个地区的发展之路是漫长的,但总有几步格外关键。

今年上半年,山东GDP总量超过3.5万亿元,与北美大国墨西哥的体量大抵相当。与此同时,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至49.2%,距离“半壁江山”的多年梦想仅一步之遥;各省都在奋力推进的淘汰落后产能,山东也表现突出,已经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

细细思量,作为国内排名前三的经济大省,身处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风云诡谲的外部经济环境,既要化解盘根错节的老难题,又要应对风险累积的新挑战,交出这样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实属不易。

赢得如此佳绩,山东靠什么?

关键的一招,就是全力以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并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谋划推进。凭借难以数计的大胆探索与艰辛实践,齐鲁大地转型发展的“关键一跃”已经起跳,新旧动能转换的引擎隆隆作响,引领山东奔向新的梦想与荣光。

穿越历史看抉择——

勇闯一条发展新路

7月9日凌晨,随着3号高炉最后一炉铁水缓缓流出,济钢钢铁产线上的炉火和钢花全部熄灭了。建于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厂,被誉为“山东现代化基础工业的开路先锋”,但英雄也有老去之时。“地处内陆和省会城市,济钢近年来物流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矛盾凸显,产能调整势在必行。”济钢集团董事长薄涛这样解释。

但这不仅是谢幕,也是新的开始。27天后,300多公里外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里,1号高炉热风炉成功点火烘炉,这条可代表当下国内钢铁业与国际巨头一竞高下的全新产线,投产进入了倒计时阶段。钢铁业主角轮换的戏剧性一幕,是齐鲁大地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生动注脚。

生产力发展跨上新台阶,生产组织方式和发展思路必须提升到新高度,这是各国经济发展反复验证的一条铁律。曾经大名鼎鼎的美国“汽车城”底特律,2013年宣布破产,上演了一出城市发展的“悲剧”。而曾同处困境的德国鲁尔区,抓住时机大力改造煤炭、钢铁等老支柱产业,却已成功转型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经济和文化城市。起点类似,结局迥异,两个明星城市的命运比照让人不胜唏嘘。

站在历史的长河观望,山东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窗口期”。过去五年,山东的生产总值从5万亿元跃升到6.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但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经济总量全国居前的同时,山东的能耗、污染也是靠前的,环境资源刚性约束的红灯已经亮起,驱动发展的老发动机“嗡嗡作响”。

放眼全国,更让人深感时不我待——往南看,黄河以南地区创新创业热火朝天;向北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一日千里。地处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之间,山东的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如果能闯出一条新路,不仅本省发展获得主动,对整个中国北方格局的改变都有关键作用。但如果棋慢一招,“被抽空”的危险也绝非杞人忧天。

新方位,怎么干?脚下要有新实践。这个以“群象经济”著称的大省,在“三期叠加”的客观条件下,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中,急需开辟前行新路。

万物皆有惯性,更何况一个人口近亿、经济体量超6.7万亿元的大省。关键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山东人拿出了浴火重生的决心和勇气,从重经济增速和总量扩张的思维中摆脱出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被寄予厚望。

一系列目标明确、掷地有声的变革举措,标定了山东前行的方向。2014年,山东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出台,资源消耗、科技创新等关键指标考核权重大幅提升,为经济提质增效校准了“风向标”。2015年,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印发,确定了培植4大新兴产业,提升18个传统优势行业的中期目标。2017年,山东部署启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这是统筹全省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所在,是推动山东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突破口。“要以对党中央负责、对山东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心,绘好新旧动能转换的‘施工图’。”省委主要领导对此语重心长。

这一段航程,或许有乱云飞渡的风险,但山东人更有中流击水的自信。五年来,山东三次产业比例从2012年的8.6:51.4:40.0转变为2016年的7.3:45.4:47.3,今年上半年更进一步调整为6.3:44.5:49.2。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平均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远超当初每年提高1到1.5个百分点的预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旧三高”产业加速向高端、高质、高效的“新三高”转变。通过“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山东农业的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8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位。

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山东一笔一笔绘出了“结构新图”。

勇立潮头看转换——

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

传统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的70%。说起山东工业,不少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往往脱口就是这两个数字。“两个70%”背后,是山东中低端产能过大、经济结构偏重的严酷现实。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就要告别既有增长路径依赖,转入真正的内涵式增长。两大问题亟待解决:老产业何去何从?新动能从何而来?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中心任务是以‘四新’促‘四化’。”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赵昌军说,新动能既来自于新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来自“老树发新芽”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山东而言,就是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

2015年底,“互联网+中国传统企业变革与转型”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很多到场的山东企业家至今难忘财经学者吴晓波分享的一段经历——吴晓波带着高管到日本开会,大家在当地疯狂采购电饭锅、马桶盖,甚至菜刀!因为这里的陶瓷菜刀耐磨度是普通钢的60倍,马桶盖有抗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相比国产,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点:都使用了新技术,给人带来了新体验。吴晓波感慨说,电饭锅、马桶盖都是所谓的传统产业,但它们是否“日薄西山”,完全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到陌生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在熟悉的本业里,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

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传统产业是山东经济的压舱石,让这些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山东紧抓“三条路径”。一是“腾笼换鸟”,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凤凰涅槃”,推动传统产业向智慧服务、智能制造拓展;三是“插翅高飞”,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攻坚战。

2013年,一场全国范围的产能过剩集中爆发,山东的应对之策明确而坚决: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环保和技术等标准,该停下的拿出最大决心停下来。一系列踏石留印的举措陆续见效,大批陷入恶性竞争难以自拔的企业赢得喘息空间,行业也借机脱胎换骨。

2014年开始,山东又依托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分行业研究转型升级路径,先后制定了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再以钉钉子的精神逐个推进。在企业界,这一做法被形象地称为“敲开核桃、一业一策”——这是“笨办法”,更是“硬功夫”。

原本极其“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因此而大变。山东是装备制造业大省,产业规模全国第三,但层次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一直突出。2014年制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一下子推出了创新能力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消化吸收再创新、典型企业示范四大工程,还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助推企业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产品进行改造,加快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变。两年不懈探索,如今初闻“瓜果芬芳”。今年以来,山东高端装备屡屡聚焦国人目光: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平台是由烟台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蓝鲸一号”;时速350公里的动车“复兴号”,CR400AF型号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公司制造;中国柴油机首次打入美国市场,“吃螃蟹”的是潍柴博杜安发动机……

当今世界的产业竞争,已由传统领域转向前沿甚至未知领域。前沿技术一旦突破,就会带来爆发性增长,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会由此衍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同时,山东突出“智慧产业化”,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金秋9月,“国际海洋月”在青岛蓝谷拉开帷幕,鳌山湾畔瞬间云集了全球一流的海洋学者和业界精英。仅9月12日一天,就有26个项目签约,投资额450亿元。很多国外专家不敢相信,这座聚集了20个“国字号”科研平台、20余所高等院校、4200多名高端人才的海洋科技新城,5年前还是一片小渔村。

蓝谷海洋科技的快速聚集和爆发,给青岛注入了实实在在的新动能。搞海藻酸钠提取起家的明月海藻公司,以前提炼一吨海藻能赚8000元,现在他们将海藻酸钠做成新型医用绷带,附加值提高了300倍。公司副总裁李克昌说,挣辛苦钱和挣智慧钱没法比,他们现在已开发了上百种海藻产品。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正是一批明月海藻公司这样的“蓝色”“新兴”力量快速崛起,使青岛经济凸显跨越之势。

青岛的闪亮之处,可谓山东的缩影。以创新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带来全方位跨越式的大发展,全省上下,莫不如是。2016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全国居首,轨道交通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全国居首,新能源汽车产量年均增长50%,物联网产业初具规模……放眼齐鲁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透过变化看方法——

加速接力跑需要系统方略

实践一再证明,动能转换很难一路坦途,旧动能在转型升级中要卸下沉重的包袱,新动能孕育壮大时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这场注定的攻坚战中,如何让新旧动能平稳交接棒,加速接力跑?

创新、改革和开放“三架马车”协同发力,这是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系统方略。

支付宝、滴滴出行、美团点评,这些几乎载入每一个智能手机、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背后,是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这些“独角兽”带动了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正成为中国企业崛起的新路径。

但曾几何时,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山东的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六,科技贡献率55.1%,与经济大省地位很难匹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数量不到10%……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山东动能转换的一大瓶颈。有专家坦言,山东的难点一在创新动力和能力,二在市场需求。没有创新能力,新的市场需求难以满足;没有市场需求,创新成果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创新就难以持续。

痛点难点就是突破点。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体会议专门研究科技创新,从10个方面制定49项举措,为创新“松绑”,营造良好环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花落山东,充分发挥半岛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戴宏杰两位科技“大牛”,对山东创新环境与氛围的巨变或许最有体会。毕教授率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被一家企业以5亿元买断20年许可使用权。根据山东相关政策,研发团队拿到成果转化80%的收益。戴院士率领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创新团队”进驻青岛黄岛区,作为首个正式落地青岛的“顶尖人才团队”,财政给予团队高达1亿元的资助。这两则新闻在网上都形成“刷屏”之势,老百姓或许看不懂学者的科研成果,但每个人都能从中读懂山东对创新的慷慨、对人才的诚意。

随着动能转换的深入,还有一些共识开始凸显:新动能有新特点,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消除,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就难以提高;政府没有让新产品、新业态“再飞一会”的智慧与包容,新动能就难有大空间;只有在深化改革上取得突破,才能为动能转换释放澎湃动力。

启动县域金融创新发展强力引擎、用“六次产业”培育农业新优势、建立与转调成效挂钩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些年来,山东习惯了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行中的难题。

今年上半年,山东实有各类市场主体达745万户,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其中,企业突破200万户,是2012年的2.6倍。市场主体的巨大活力从何而来?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

与多数省份一样,山东的政府部门曾被认为“强势”。以前,不少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办个营业执照要跑十几个部门,开个证明反而要提供更多证明,甚至连木材经营加工、集邮票品经营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都要层层审批。现在,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山东省、市、县三级政府“自我革命”,不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该由市场做的坚决放给市场,让山东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与2013年相比,山东省、市、县行政权力事项分别压缩了44.8%、42.6%、24.2%。

交通和通讯的便利,让新经济没了国界,用户和对手遍布全球。邻海而居的山东,自古就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襟怀。处于换挡期的山东,更需要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从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到对接“一带一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更高水平的“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相结合,开启了山东新一轮开放航程。

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山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而强”外资。2012年至今,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了208个项目,合同外资51.8亿美元。这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合作,补齐了短板,强化了优势。与此同时,大批鲁企迈上国际舞台。烟台万华并购匈牙利宝思德,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MDI厂商;山东潍柴并购德国凯傲38.25%股份,获取世界高端液压核心技术……山东按下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快进键”。

求索者必有所悟,实干者必有所得。明确新理念,扬起风帆;投身新实践,开足马力。牢记总书记嘱托,9900万齐鲁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谱写走在前列新篇章。

交通和通讯的便利,让新经济没了国界,用户和对手遍布全球。邻海而居的山东,自古就有海纳百川的开放襟怀。处于换挡期的山东,更需要高水平开放注入新活力。从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到对接“一带一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更高水平的“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相结合,开启了山东新一轮开放航程。

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山东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而强”外资。2012年至今,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投资了208个项目,合同外资51.8亿美元。这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合作,补齐了短板,强化了优势。与此同时,大批鲁企迈上国际舞台。烟台万华并购匈牙利宝思德,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MDI厂商;山东潍柴并购德国凯傲38.25%股份,获取世界高端液压核心技术……山东按下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快进键”。

求索者必有所悟,实干者必有所得。明确新理念,扬起风帆;投身新实践,开足马力。牢记总书记嘱托,9900万齐鲁儿女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谱写走在前列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凡、苏佳]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9月全省实名收寄达75.7% 寄快递必须出示身份证

近日,浙江温州市瑞安等地的申通、圆通30个快递网点,因未落实快递实名收寄、开箱验视等规定,被予以查封。[详细]
生活日报 2017-09-26

货币基金新规10月起实施 对普通投资者影响不大

2017年10月1日,《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即将实施。[详细]
扬子晚报 2017-09-24

31省份5年经济数据惊艳:20省服务业占GDP比重最高

近日,人民日报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内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每天以八个版的篇幅,全面反映31个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在...[详细]
人民网 2017-09-24

地方热情高涨 环保PPP项目开启千亿市场空间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当前在环保日益引发重视和政策助推之下,地方推进环保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热情高涨,无论是项目数...[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17-09-23

四季度进入煤炭需求旺季 发改委发文力保供应

9月21日,为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工作,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详细]
证券日报 2017-09-23

税务总局:15项涉税事项今年底基本实现全国通办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跨省经营企业涉税事项全国通办的通知》。通知明确,2017年底基本实现跨省经营企业部分...[详细]
中新网 2017-09-22

营改增累计减税1.61万亿元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国家出钱给企业装修?这个说法还真不夸张:江苏盱眙鑫驿酒店今年年初投入5000多万元新购置一处不动产准备经营酒店,当年就可以抵扣进项税33...[详细]
中经网 2017-09-22

山东强化就业援助 健全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9月11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山东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鲁政发〔2017〕26号),对全省“十三五”期间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详细]
鲁网 2017-09-21

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多样化要求 银行业应该这么做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也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金融服务...[详细]
中经网 2017-09-20

中国外贸向好趋势未变 外贸增长走向常态

近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引发市场关注。在上半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七八月进出口额相比有所回落。[详细]
人民网 2017-09-20

商务部:国庆中秋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

2017年国庆、中秋将至,为切实促进消费,保障节日市场供应,营造繁荣稳定、欢乐祥和、安全有序的节日市场氛围,商务部网站发布《关于2017年...[详细]
人民网 2017-09-20

人民币汇率料宽幅震荡 购汇结汇量需而行

经过8月末以来的新一轮升值后,近几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持续回调,对美元即期汇价由上周五最高时的6.44一线快速回撤至6.55附近。[详细]
中国证券报 2017-09-18

想少花钱多办事 开学季少儿保险应该怎么选?

又到开学季。对于家长来说,除了关注孩子的在校生活以及各式补习信息,在新学期为自家宝贝逐步构建稳固的保障体系也同样重要。[详细]
中经网-理财周刊 2017-09-18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