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手棋”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 丽

2019-11-20 09:21:11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有利于集中彰显长三角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与方式创新,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11月19日对外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根据《方案》,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下简称“两区一县”),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并选择青浦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姚庄镇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面积约660平方公里。

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体化很有意义,但是一体化也很不容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目前已经有了整体的规划纲要。但是,由于涉及一市两省跨行政区域的一体化,因此最好先在一些制度创新层面先行先试,然后复制推广。”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由于“两区一县”的区域面积比较大,在其中先选择一个先行启动区做改革试点,成功后可以辐射到整个示范区,再辐射到长三角一市两省。

《方案》坚持生态筑底、绿色发展,改革创新、共建共享,追求品质、融合发展,远近结合、联动发展的基本原则。根据《方案》,一体化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是: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对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长三角又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两区一县”地处三省份交界处,既是发展的相对洼地,要素流动也可能面临各种阻碍。未来的发展要摆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既要一体化,也要生态绿色,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样板、打造品牌,这也是其特殊意义所在。

张兆安表示,长三角区域的生态环境基础很好,环境容量的约束条件也比较多,要在生态绿色的基础上进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示范区要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坚持生态绿色同时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率先探索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根据《方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区域发展布局上,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核、两轴、三组团”的功能布局。

在跨省级行政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涉及多个平行行政主体的框架下,如何探索一体化推进?形成制度新供给至关重要。《方案》要求,率先探索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

“比如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社会发展等方面,要建立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为长三角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张兆安说。以财税分享为例,《方案》提出,结合建设进程逐步探索财税分享机制,研究对新设企业形成的税收增量属地方收入部分实行跨地区分享,分享比例按确定期限根据因素变化进行调整。

发挥示范区引领推广作用

在成长春看来,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利于集中彰显长三角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与方式创新,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方案》提出,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一批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建成运行,先行启动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友好型产业创新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等方面明显提升,一体化示范区主要功能框架基本形成,生态质量明显提升,一体化制度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重大改革系统集成释放红利,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初步发挥。到2035年,形成更加成熟、更加有效的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

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经揭牌,并将采用“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的三层次架构。“如果能把示范区做好,不仅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而且对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将起到示范作用,对全国各个区域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都将起到实质性的示范推动作用。”张兆安说。

[责任编辑:杨凡、韩静茹]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通过本次培训,深化了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将进一步推动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各项部署要求,加快山东分行高质量发展强行...[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警钟长鸣 筑牢安全防线——民生银行济南西城支行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警钟长鸣 筑牢安全防线——民生银行济南西城支行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此次演练活动,民生银行济南西城支行全员充分参与,强化消防安全理念,提高了员工防火安全意识,增强了应急逃生的能力,做到安全知识书面学...[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润泽“三农” 深耕“普惠”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个人经营贷款突破600亿

润泽“三农” 深耕“普惠”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个人经营贷款突破600亿

截至3月末,本年已累计面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领域发放个人经营类贷款超50亿元。[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让清廉金融文化在基层遍地开花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大力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让清廉金融文化在基层遍地开花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大力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将继续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宣传,引导员工广泛参与,齐抓共创,让清廉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取得...[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宣传贯彻企业文化进行时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宣传贯彻企业文化进行时

自2012年以来,高岩一直从事信贷工作,目前是山东省分行的一名小企业信贷客户经理。正是,在这些用心用情、专业专注的员工努力下,推动山东...[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中国民生银行潍坊分行推进“互联网+”服务,助力经济恢复

中国民生银行潍坊分行推进“互联网+”服务,助力经济恢复

推广线上抵押登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为尽量减少客户聚集,民生银行潍坊分行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民生银行临沂分行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民生银行临沂分行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让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重要性、必要性,提升警觉性。各机构积极转发官方公众号防范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他与老年人...[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夏收时节助力扎紧“粮袋子”

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夏收时节助力扎紧“粮袋子”

除了农产品收购行业外,邮储银行东营市分行已将肉羊养殖行业、油品运输行业、家居建材批发零售行业等当地优势特色行业纳入“流水贷”服务范...[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农行山东省分行为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农行山东省分行为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成为农行山东省分行套保工作的发力点。农行山东省分行对客户分梯队开展优惠让利,将汇率优惠政策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倾斜。[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  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走进企业开展反诈宣传

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 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走进企业开展反诈宣传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帮助企业员工守住“钱袋子”,5月27日上午,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工作人员走访山东某展架有限公司,开...[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反诈拒赌安全支付 守护钱袋子进万家——民生银行济南西城支行

反诈拒赌安全支付 守护钱袋子进万家——民生银行济南西城支行

本次宣传内容为“反诈拒赌 安全支付”。通过此次系列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了公众珍视自身信誉,进一步扎实构筑洗...[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全民攻坚 我们在行动——中国民生银行济宁分行举办反诈系列活动

全民攻坚 我们在行动——中国民生银行济宁分行举办反诈系列活动

中国民生银行济宁分行将持续提升厅堂服务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客户身份识别能力,增强保护群众资金安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落实“断...[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民生银行携手中国银联打造普惠民商新模式

民生银行携手中国银联打造普惠民商新模式

贴近百姓生活民生银行宁波分行携手中国银联,首家推出“甬惠卡”,专为甬城居民打造“本地化、便民化”消费生态圈,构建了多元化的客户权益...[详细]
齐鲁网 2022-06-0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