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来源:人民网

作者:

2023-03-08 14:46:03

顾学明: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续14年稳居世界货物出口第一和进口第二大国地位……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平稳发展,多双边合作实现新突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2022年,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竞争力,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我们将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外贸促稳提质以及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外贸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6.18万亿元、3.50万亿元和2.68万亿元,其中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顾学明认为,从数据上看,我国出口逆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月度同比下降的趋势,实现逆势增长,表现好于市场预期。今年以来,以集装箱运价大幅下跌、空集装箱港口严重堆积、外贸订单大量转出等判断中国今年外贸大幅下滑的观点此起彼伏。这些观点误判了中国外贸的发展趋势,削弱了大家对经济增长的预期,影响了公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事实胜于雄辩,数据胜过千言,中国外贸经受住了考验,给全年稳外贸工作开了个好头。

“中国外贸的韧性体现在面对外部冲击和内部调整时,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并且保持较强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能力。中国外贸的韧性源于我们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超大的市场规模、多元的贸易伙伴、创新的贸易方式、丰富的贸易主体和有效的支持政策。”顾学明表示,近年来,中国外贸的韧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以逐年增强,为我国外贸的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产业基础看,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近年来,我国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更臻完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不仅没有削弱并且还在持续增强。

从市场规模看,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相当于5.97万亿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国。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欧盟、美国和日本的中等收入群体分别为2.1亿、1亿、8500万,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已经相当于欧美日的总和。预计到203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有望达到8亿左右。超大市场规模可以为中国外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即使遇到大的波动和压力,也能够通过强大国内市场对冲外部冲击,助力外贸企业稳定运行。

从贸易伙伴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贸易伙伴日益多元化,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43个贸易伙伴。传统市场在我国出口中的规模稳中有增,新兴和其他市场在我出口中的规模和份额都在屡创新高。举例来说,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2%,RCEP国家的贡献率达到50.8%。这些新兴市场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的新增长点,成为我国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市场开拓工作的不断推进,这些新增长点还会为我国外贸贡献更多的增量。多元化的贸易伙伴可以有效分散我国外贸的风险,降低单一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贸易方式看,在稳定传统贸易方式的同时,我国对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型的贸易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外贸重要的增长力量。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含B2B)2.1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入202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关于提升通关效率、培育壮大海外仓、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运成本、完善跨境电商发展的物流基础设施、高质量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进一步提振了相关企业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信心。

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去年,国家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效激发了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51万家,进出口值达到21.4万亿元,增长12.9%。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年度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民营企业外贸第一大主体地位继续巩固,外贸“稳定器”作用持续发挥。

从支持政策看,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外贸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针对2022年外贸形势严峻,疫情冲击、外需不确定等影响,连续出台了两轮稳外贸政策,这些政策对去年外贸取得42.1万亿的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相关部门正在根据国际市场最新变化以及国内市场主体的诉求研究储备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将会进一步增强我国外贸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我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顾学明认为,我国外贸的国际优势是在长期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的,是我国综合实力的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规模持续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效益不断提高,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在广大外贸人的不懈奋斗中,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贸易强国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一定会实现。(记者 栗翘楚)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扩内需稳增长 消费如何挑大梁

具体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增加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安排地方专项税、加快“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鼓励和吸引民间...[详细]
北京商报 2023-03-06

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开年以来,政策举措密集落地,重大项目压茬推进,春耕备耕有序开展,消费市场稳步回暖……各地区各部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详细]
新华社 2023-03-06

上交所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记者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获悉,为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上交所1日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推进“开门办审...[详细]
新华社 2023-03-03

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处 市场主体发展添信心

规模庞大的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的韧性所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详细]
人民网 2023-03-03

2月物流景气指数升至50.1%

3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1%,较上月回升5.4个百分点;中国仓储业指数为56.3%,较上月回升13...[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3

稳重点抓创新 系列举措力保消费恢复势头

记者注意到,这些举措从满足日常消费需求、到稳定重点消费、再到创新发展新型消费等多方面发力,既注重推动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恢复,又着眼改...[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3

前两月就业市场平稳有序 好于预期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今年以来就业市场情况时表示,今...[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3

工信部详解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点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将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2

财政政策将从支出强度等三方面加力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加大财政...[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2

2月制造业PMI升至52.6%

2月份,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叠加疫情影响消退等有利因素,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继续回升。[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3-03-02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3-02-28

中国企业亮相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当地时间2月27日,中国企业携最新技术和产品在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亮相,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详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2-28

我国成功培育3个基因编辑小型猪新品系

记者27日获悉,中农巴马小型猪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近日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为首次通...[详细]
科技日报 2023-02-2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