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建设银行联盟实践篇3:联盟之“融” 共建学院助力产教融合双轮驱动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1-06-07 11:04:06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2020-2021年度报告》系列解读本期推送“联盟报告•实践篇3”:联盟之“融”。产教融合,是时代命题,联盟以共享共建为手段促“融”,通过各类平台,伸展产教融合触角。本篇内容关注共建学院发展,了解以高校为主导和以企业为主导的两类共建学院,如何在产教融合事业中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校企融合谋新篇的要义。

【联盟实践概述】

高校是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力量,其培养人才的品质好坏将对国家、社会、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是实际使用人才的主体,需要帮助员工适应角色转变和新技术环境,有效开发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以应对经济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高度融合决定了高校和企业在协同育人中的高度融合,一方面,学校积极协调企业参与办学过程,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引入更多高校资源,共同设计企业急需的系统的专门教育,对原有的员工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改革创新,有效支持企业经营战略发展和产业创新升级。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元”育人作用,坚持互动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对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创新升级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强建设“育训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校企全面协同育人,打造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互联互通的教育培训平台,让教育培训成为孵化创新、引领产业、培育人才的核心力量。

联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为高校和企业寻求合作机会,创新合作模式,促成教育与产业力量的主动协调,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在教育端,将企业生产案例及实践经验等引入联盟高校,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产业端,引导联盟企业成员积极对接相关高校,开展产业技术研发、职工教育培训、社会公益服务等工作。各联盟成员单位深度融合,以共建学院为抓手,探索建立集人才培养、教育发展、产业升级于一体的全新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双方高质量发展。

以高校为主导,“引企入教”共建学院

为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部分联盟高校结合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及相关产业背景,遵循“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建设原则,联合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协调推进新金融、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转型的适应性,有力支撑产业链及其关联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联盟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入围陕西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名单,联盟高校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机器人学院和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被认定为首批湖南省现代产业学院。

以企业为主导,“引教入企”共建学院

以企业为主导的共建学院,利用企业自有设施或复用高校场地,以“引智+物业合作”形式创新教学教育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共建学院重点开展以下合作:一是以联合举办培训项目等多种形式合作办学;二是引进高校师资和课程,开展课程、教材研发合作;三是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品研发中心等;四是开展双向联合人才培养,整合人才供需对接环节。

共建学院作为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和对接企业需求的衔接平台,围绕企业经营生产中的实际需求,打造众多特色教学课程,并联动校企力量共同开展产教融合特色实践,对推动企业从培训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教导型组织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色案例精选】Ø 江西财经大学建设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

联盟高校江西财经大学以VR产业发展为牵引,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取得了一批VR领域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产学研转创用”的VR产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江西财经大学新建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并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揭牌。

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以“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为原则,积聚全球VR产业资源和智力资源,严格落实“汇聚资源、独立建院,产业驱动、立体培养,平台引领、学科交叉,多方协同、开放共享,特殊政策、先行先试”的学院建设思路,通过重点实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产业打造、模式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品牌塑造”八项战略工程,努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平台型、数字型、创新型示范性产业学院。下一步,将有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进一步建立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专业人才培育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拟与华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技术产业培养人才是创办现代产业学院的主要目标。联盟高校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拟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成立“政、产、学、资”四螺旋联合管理委员会,建立国际化背景下创新育人合作机制,形成全链条教学生态体系。现代产业学院是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组织新模式,致力于培养未来行业核心技术突破的顶尖人才,加速我国软硬件研发自主化和装备国产化进程,为我国新工科建设提供研究支撑和典型案例,进而迭代推广、应用转化。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为公司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探索以服务支撑产业需求为导向、多主体共建共治、集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育人机制及平台,是产教双轮驱动促融合的生动实践。

Ø 校企携手,共建六大学院

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化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积极联合联盟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充分整合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2018年7月,建设银行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华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行学院;2018年9月,建设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西南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建行学院;2018年10月,建设银行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华南学院;2018年12月,建设银行与南开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华北学院;2018年12月,建设银行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西北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建行学院;2018年12月,建设银行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建建行大学大湾区金融创新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行学院。

各共建学院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打造自身特色和专业强项,并创新设计了理事会议、院务会议决策沟通等机制,深耕新金融人才培养,致力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打造高端金融智库和高水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

实训基地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2020-2021年度报告》系列解读本期推送“联盟报告•实践篇3”:联盟之“融”。学而实训之,不亦乐乎。实训基地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联盟已建设近百家实训基地,分为教学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公益性实训基地三类,致力于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对接,提升人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联盟实践概述】

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涉及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一体化等多层面、多结构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正是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相对接的重要抓手,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场所,也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关键保障。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依托企业加强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国务院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全面加强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立足成员单位涵盖银政校企各类产学研主体的优势,联盟积极推动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于2019年6月24日正式为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揭牌。在推进相关工作过程中,联盟以政府统筹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遵循、以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服务产业为重点,兼顾生产性和教学性功能,在物理空间上建立了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致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实训能力。

以教助产,建设教学性实训基地

为配合国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要求,加强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联盟高校联合联盟内外部成员,建设成立了一批教学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教学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实验教学为主,同时集培训、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技能竞赛等于一体。基地建设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教学模式体系化。按照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规律,结合能力养成的递进层次,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培训体系,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良好衔接。二是资源配置合理化。结合实训基地定位、师资规模、研究领域等情况合理配置基地软硬件设施。三是实训管理科学化。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构建高效能的实训管理模式。四是建设模式平台化。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科研力量的优势,以及企业产业资源优势,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实现多方资源融汇整合。

以产促教,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帮助企业获取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技能资源,联盟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建设了一批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助力企业产业转型为核心,面向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服务,面向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秉承行业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行业技术快速研发、行业人才共同培养的产教融合平台,助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三项建设目标:一是以赋能产业为抓手,挖掘应用型产业技术研究项目;二是以协同创新为导向,建设完备的科技研发队伍;三是以人才培养为宗旨,制定完善的实习实训制度。

党建引领,建设公益性实训基地

为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党建凝聚人心、服务大局,培育永葆赤子之心、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联盟各成员单位结合区域特色,依托自身具备的有独特历史地位的红色教育资源,建设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公益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公益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围绕“牢记使命、居安思危、振兴中华”等主题,面向企业职工、高校学子、社会大众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搭建集研究、保护、开发、传承于一体的党性教育平台。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实践活动,将爱国精神转化为发奋图强、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和推动服务社会、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特色案例精选】Ø 实事求是,善建者行——天津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促进银校高质量发展,联盟高校天津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开展相关合作。天津大学秉承“实事求是”校训,建设银行践行“善建者行”理念,双方作为“志同道合”的建设者,于2020年6月30日在天津大学举行产教融合合作签约仪式,携手推进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事宜。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重点围绕三方面工作开展合作: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汇聚高校、企业、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双方将通过共建基地,努力补足高校人才培养短板,向社会输送更多优质后备人才。二是推动科技赋能金融。通过探索智能金融、开展金融大数据深度联合研究等举措,实现“教-研-学-产”主动融合,提升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赋能银行业务转型升级。三是联手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此外,双方还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Ø 科技创新,云端实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设银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云端实习项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设银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共建,于2020年5月20日在中国建设银行武汉生产园区正式挂牌成立,是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建设的首家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方依托建设银行武汉生产园区丰富的业务资源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的师资力量、学生力量,围绕学生实习实训、双师型导师队伍培养、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等开展合作。

2020年暑期,为进一步丰富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金融知识培训资源和实习实训工作机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建设银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云端实习项目。项目以建设银行集约化运营云生产为主题,通过线上课程、“云宠物”实践和体验测评等方式,帮助在校学生了解现代技术在银行业的实际应用,感受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魅力。为增强学生对于实际业务的感知度,基地进一步选拔了若干名学生代表,赴建设银行武汉生产园区实地参观SOCC智慧监控中心,近距离观摩通用业务、海外业务、外汇业务、合规业务等业务处理工作场景,并由业务专家介绍相关业务流程、处理规范等,帮助学生打破前端到中后端的物理距离,直观体验银行金融机构集约化运营模式与金融科技实际应用。

根据云端实习表现,部分实践学子代表还参与了后续成果孵化活动,梳理本次云端实习项目成果,归类提炼,促进应用转化。

Ø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建设银行”爱国教育主题实训基地

联盟高校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隶属于西南联大,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战时期联合组建。1946年,三校复员北返,为继续完成为祖国西南培养文化事业人才的历史使命,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并于1984年更名“云南师范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南联大旧址时指出,“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为传承弘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奋斗精神,依托云南师范大学校内西南联大旧址和西南联大博物馆等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合作,挂牌成立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训基地,面向企业职工、高校学子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实践。基地设置西南联大旧址参访路线,参训学员依次走过“一二·一”运动标志广场、西南联大名人名言碑、西南联大博物馆等标志性地点,近距离感受中国青年爱国、民主、不畏艰苦、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

国难危机时,教育界精英辗转周折聚集在这里,久久为功、开花结果,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训基地以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将种子再次播撒出去,让文化得到传承。

教研平台打通教育产业对接渠道

《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2020-2021年度报告》系列解读本期推送“联盟报告•实践篇3”:联盟之“融”。教学相长,研有所得。联盟整合资源要素,智慧共创、平台共建,推进系列教研中心建设,让科研有支撑,创想能落实,打通教育与产业对接渠道。

【联盟实践概述】

随着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不断深化各类实践探索,产教融合的内涵、外延、使命也逐步拓展和丰富。为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指出,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可见,紧密联动产业的学科建设以及校企联合建立产教融合创新机制,已成为进一步实现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促进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共同发展、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资源要素聚集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形成“双赢”局面的必由之路。

结合当前政策导向,联盟各成员单位秉承资源共享、智慧共创、平台共建理念,共同推进系列教研中心建设;联合开展科研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针对不同的空间、对象、主体,打造定制化智慧学习工场……多措并举,打通教育与产业对接渠道,切实落实教育行业改革创新发展。

联合共建教研中心

为落实产教融合战略,以教学科研助力企业发展,针对特定领域,联盟高校和企业联手建立了多个教研中心,以项目化方式和任务型团队共同开展有特色、有重点的教学、培训、科研等项目,形成了内外部力量有机结合的多元开发模式。教研中心以联盟独有的平台和资源为抓手,联合攻关企业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提供触手可及、精准直达的解决方案。

围绕风险管理、财富管理、资本市场、财务审计等领域,联盟成员单位联合成立了多个教研中心。其中,南开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成立系统性风险研究中心,针对性地研究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性风险理论及防控机制,已成功发布国内首个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厦门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成立资本市场教研中心,紧密围绕资本市场分析、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三个方面探索建立产业创新平台。西南财经大学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成立私人银行教研中心、金融与会计教研中心,私人银行教研中心聚焦人才规划、课题研究和资质认证等领域,致力于打造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领域教学科研的产教融合平台;金融与会计教研中心通过有效整合企业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和大学突出的教学、研究与培训能力,为企业在资产负债管理、财务会计等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平台。共建教研中心的创新实践,从企业及社会需求出发,通过聚集融合高校突出的教学科研资源要素,促进了校企资源共享、智慧共创、平台共建。

开展科研课题研究

面向企业生产需求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科研成果转化。联盟聚焦产业热点,挖掘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和难题,由联盟高校和企业共同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和专职科研队伍,承担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献计实体经济。目前重点围绕“新金融、资本监管、住房保障、区域一体化、数字货币、区块链、智慧风控”等领域共同开展联合科研课题研究。

打造智慧学习工场

技术重塑教学模式、科技改变教育形态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以产业端发展所需的技能培养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个性化学习和教学为手段,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教育体系框架逐渐从理论变成现实。联盟成员单位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时应势、以变应变,启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

智慧学习工场是一个开放的新型教育实验平台,通过将先进的技术革命成果与教育有机结合,打造无处不在的学习和创造空间,并根据产教融合战略指引,从产业端发力,有效促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效应的协同、叠加、放大,推动产教融合向着要素更聚集、模式更灵巧、载体更丰富的方向演化升级。

智慧学习工场的建设集成了三种驱动教育形态深刻变革的强大力量:一是人类对更美好、更理想教育的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公众追求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呼唤更多样、更智慧、更因变、更富创造性的教育形态。二是新技术的集群突破。新技术发展已经动摇了传统教育体系存在的技术限制,为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奠定了技术基础。三是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传承式学习到创新性学习,从孤立的个人学习到交互式的伙伴学习,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灵巧学习,从脱离真实场景的学习到身临其境的演练……这一系列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重新定义学校、老师、学习、课程、流程等各类教育要素形态。

智慧学习工场是引领教育形态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产教融合的新载体、未来教育的新形态,项目自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已经先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金融、先进设计与增材制造、新商科”等领域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智慧学习工场创新实验。

【特色案例精选】建行-南开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

“建行-南开系统性风险研究中心”是联盟成员单位合作成立的首个学术性研究中心,是金融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也对联盟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中心致力于研究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性风险理论及防控机制,将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应用于指导银行业务中涉及的“预防、监测、管理”等风险管理实践中。中心成立后,双方根据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需要联合组成任务型项目团队,以系统性风险管理前沿理论技术为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成功构建“建行-南开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

“建行-南开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是国内首个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旨在实现科学、精准、动态的系统性风险水平测度和预警,进一步预测其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该指数体系以银行和房地产两个领域为着力点,包含了银行系统性风险指数和房地产系统性风险指数。

1.银行系统性风险指数。该指数包括机构个体风险、联动和传染效应、波动率和不稳定性、流动性和信用四个维度的14个关键指标,既反映了银行业以及金融系统的风险水平,也预示着未来宏观经济的下行风险。研究团队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将中国的银行进行分类,观察同一组内银行间的相关程度如何随时间而变化,提出并建立了适用于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分组测算体系。同时,通过同一组内上市银行的市场交易信息,近似测算该组内非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对传统量化指标进行了创新性拓展。

2.房地产系统性风险指数。该指数以住房价格指数、新增个人住房面积、新增住房销售面积、无风险利率以及贷款利率为基础,以基于百慕大期权原理的居民再融资过程为串联机制构建。研究团队通过绘制全国房地产系统性风险指数,研究分析房地产系统性风险指数与经济金融状况的相关性。

“建行-南开系统性风险指数体系”在反复回溯和修正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系统性风险指标的实时、动态发布,为精准、差异化金融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

Ø 住房租赁企业发展课题研究

住房金融体系的发展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住房金融体系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住房金融是联盟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校内设有“住房金融研究所”,聚集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住房金融领域研究专家。住房金融也是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的传统优势业务之一,“要买房,到建行”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建设银行又秉承“长租即长住,长住即安家”的住房理念启动了“住房租赁”战略,从住房供给侧发力,主动探索多渠道、市场化手段发展住房租赁业务的新模式,搭建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打造CCB建融家园,成立建信住房服务公司,推出一揽子住房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住房租赁市场痛点问题。

2020年6月,依托双方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优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建设银行、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申报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科研课题《有效利用金融手段支持住房租赁企业发展研究》(已中标)。各方强强联手开展相关研究,明确了三个研究目标:一是研究提供租赁行业解困类的中长期信贷支持计划;二是建立和完善住房租赁多元化融资体系;三是提供分类构建住房租赁金融监管机制的依据。该科研课题通过深入研究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住房租赁企业融资模式、租赁金融监管等内容,提出了对住房租赁企业具有切实纾困作用的金融支持思路和措施。

Ø 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0)》

联盟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立足全国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事业开展情况,结合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冲击、科技创新对金融模式的影响,对普惠金融事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形成《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0)》,并于2020年12月9日正式发布。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思路、客户需求变化、产品创新发展、渠道建设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等,并结合政策导向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了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事业创新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提出了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中小银行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0)》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社会性,致力于为我国中小银行普惠金融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助力商业银行更有针对性地为更多长尾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在国家新发展阶段发挥更大作用。

Ø 建设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

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助力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尝试,它以数字化、智能化平台为中心,实现了灵巧学习、集成化场景、全域感知、智慧管理的有机结合,再现了信息技术发展融合产业创新变革趋势下新企业的真实生产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场景化教学体验服务、教学实训和创新创业环境。

2020年以来,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建设步伐持续加速,分批次遴选了30余所高等院校开展项目试点。项目实践方立足于产业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积极开拓符合数字经济及未来趋势、契合高等教育使命的发展路径,开展教育形态改革新探索。一方面将现代行业领军企业的业务流程,通过互联网“迁移”等方式置入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科学引导学习者模拟商业运作,并充分挖掘数据内涵用于商业决策,培养学习者商业运作具体过程实践能力、商业分析与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依托新商科研究院所,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变革、岗位人才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教育环节创新,实现教学成果惠及企业建设,引领商科教育主动回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形成各方联合、产教联动、动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责任编辑:杨凡、牛永浩]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棋至中盘” 更大力度举措求实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棋至中盘” 更大力度举措求实效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一系列更大力度、更为精准的改革举措即将亮相。其中包括印发实施《“十四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纲要》;...[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6-07
工人在利用网络直播销售挖掘机

工人在利用网络直播销售挖掘机

今年以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按照“互联网+高端制造+个性化定制”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品向“智...[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6-03
施工图明晰 “5G+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速

施工图明晰 “5G+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速

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档加速。记者获悉,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6-02
5月制造业PMI为51% 延续稳定扩张态势

5月制造业PMI为51% 延续稳定扩张态势

记者获悉,5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0%,比...[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31
前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翻倍

前4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翻倍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0%,受上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影响,增速较3月回落35.3个百分点。1-4月累计...[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28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 拟于6月底前启动

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 拟于6月底前启动

全国碳市场系统联调测试已于近日开启,正在推进企业尽快熟悉碳交易流程,保障全国碳市场如期顺利启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也于近期先...[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27
顶层设计出炉 重点领域价改迈向深水区

顶层设计出炉 重点领域价改迈向深水区

聚焦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等四个着力点,对“十四五”时期...[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26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租赁前景几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租赁前景几何?

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高耸的风电“大风车”、新能源汽车……许多绿色产业的背后都能看到融资租赁的身影。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凭...[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25
易会满:从严从快从重打击“伪市值管理”

易会满:从严从快从重打击“伪市值管理”

“伪市值管理”本质是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与相关机构和个人相互勾结,滥用持股、资金、信息等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详细]
经济参考网 2021-05-24
海洋二号三星组网 意味着什么

海洋二号三星组网 意味着什么

5月19日12时03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海洋二号D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详细]
光明日报 2021-05-20
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福州举行

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在福州举行

当日,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19
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开幕

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开幕

当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本届大会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为期两天,会议及展区规模...[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5-1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