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密集出炉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向家莹

2021-08-27 15:07:08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正加速浮出水面。根据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上海、北京、江苏等多个省市提出力争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地方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案近期密集出炉,整体来看,优化产业、能源结构仍是“重头戏”。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控“两高”项目的同时,多地也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加大正面引导。

由于各地在经济模式、碳排放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均存在差异,因此专家建议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各自达峰方案、达峰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在配套政策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

各地加速出台长期规划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窗口期和关键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

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根据今年来各地披露的“十四五”规划,已有上海、北京、江苏等多个省市提出争取率先、提前实现碳达峰的要求,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完成碳达峰目标。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2021中国货币经纪论坛”上表示,目前北京已经实现了碳达峰,下一步将会逐步实现碳中和。北京统计年鉴数据也对此予以佐证,2019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低至1.81%,而在2010年,这一比例还高达29.59%。

在明确时间表的同时,各地碳达峰具体实施方案也在加速出炉,整体来看,通过优化产业、能源结构实现降碳仍是“重头戏”。

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提出,构建“1+1+6+9+13+3”碳达峰行动体系,并表示要推动重点领域碳达峰工作,严控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和农业四大结构调整,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指出,初步构建全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全省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包括上海、宁夏、天津在内的多个省区市碳排放达峰行动相关方案已在加紧编制中。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多数城市碳排放还处于未达峰阶段,因此条件好的地区先行先试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推手。

“可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有两类地区,一类是江浙沪等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省市,实现碳减排的基础较好,而且早些年采取了‘腾笼换鸟’等转型升级的做法,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类地区是西南部分地区,其可再生能源条件好,有很丰富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资源,可通过能源结构调整,由新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需求,也可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记者表示。

多地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

从各地碳达峰方案“路线图”来看,在对“两高”项目上马及运行保持严控的同时,多地还通过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加强正面引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深入推动生态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率先开展碳达峰实践”“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杭州日前通过《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清单》,公布首批12个低碳试点。接下来,杭州还将着重构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省级低碳试点县、市级低碳试点乡镇(街道、园区)以及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试点等多层级试点体系。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将于近期启动一批近零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据了解,在试点中,将以推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为目标,实施近零碳产业、近零碳建筑、近零碳交通、近零碳能源、近零碳生活等五大示范工程。近零碳园区试点则以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下降为目标,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推广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探索建立节能降碳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

专家建议实现差别化低碳转型

由于各地在经济模式、碳排放总量、结构、行动进展和趋势上均存在差异,先行先试也需注重方式方法,业内人士指出,不同区域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资源环境优势,研究确定各自达峰方案、达峰重点和实施路径,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低碳转型。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认为,不同地区的行动方案应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如浙江、北京、上海等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结构转型等;河北、江苏等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省份可强调工业绿色化;甘肃、宁夏等西部省份可以发挥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四川、福建等森林覆盖率较高的省份可重点关注生态碳汇。

对于能源大省而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认为,其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对此,董战峰建议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增大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探索立体利用土地发展清洁能源模式,同时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淘汰煤炭、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高排放产业的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原料并重改变,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在配套政策方面,刘向东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鼓励性经济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完善碳定价机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对各地在控总量、控强度、控碳排放增速等方面的分配要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用能权交易市场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碳配额交易额,并赋予各地方和市场主体在减碳及自主交易方面更多自主权。

[责任编辑:杨凡、于国奇]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快递到村达户激活农村大市场

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农村地区包裹和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近万亿元。农村快递业的飞...[详细]
经济日报 2021-08-26
智慧农业多奇招

智慧农业多奇招

最近,在浙江德清禹越镇西港村,黑鱼养殖专业户章其明家里挺热闹。都说他养上了“数字鱼”,总有人慕名来取经。[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8-25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8月23日,观众在2021智博会中国中铁馆参观。 当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有600多家企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展览,集...[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8-24
河北张尚高速建设施工忙

河北张尚高速建设施工忙

初秋时节,河北张尚(张北—尚义)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正酣,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8-23
5G物联网改变世界的五种方式

5G物联网改变世界的五种方式

从4G到5G,可不仅仅是上网速度更快,而是一次改变社会的信息革命。5G“天生”就比4G更加高效,因此5G时代,将是一个高速度、万物互联的智能...[详细]
科技日报 2021-08-20
小吃:小产业连着大民生大市场

小吃:小产业连着大民生大市场

早上一睁眼,先吃一碗“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兰州拉面,汤汁清爽、拉面劲道;中午饥肠辘辘,踏进街边沙县小吃店,招牌菜色扁肉...[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8-19
中俄首座跨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

中俄首座跨江铁路大桥铺轨贯通

当日,在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施工现场,中俄两国准轨接口最后一组轨道夹板安装完成,标志着中俄两国首座跨江铁路大桥——同江中俄黑龙江...[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8-18
四川盆地探明千亿方储量大气田

四川盆地探明千亿方储量大气田

中国石化16日宣布,其所属西南石油局中江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340.29亿方,累计探明储量达1061亿方;现已连续两年产气超10亿方,为助力川...[详细]
科技日报 2021-08-17
保供政策显效 动力煤价迎季节性回调

保供政策显效 动力煤价迎季节性回调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保供稳价政策频落地,加上8月中下旬起,煤炭逐步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动力煤价出现回调趋势。[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8-16
经济下行压力下 财政发力将利好基建投资

经济下行压力下 财政发力将利好基建投资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政治局会议要...[详细]
第一财经 2021-08-12
加快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

加快建设城市便民生活圈

近日,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详细]
人民日报 2021-08-11
山东前7个月进出口数据亮眼同比增长四成

山东前7个月进出口数据亮眼同比增长四成

青岛海关10日发布消息称,据统计,2021年前7个月,山东省进出口总值1.5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增长40.1%,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1-08-10
加速融合 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速融合 科技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农业的加速融合正在改变着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面貌和模式。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21-08-0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